
根据下列实验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A.某固体加入稀盐酸,产生了无色气体,证明该固体一定含有CO32-
B.某溶液中滴加BaCl2溶液,生成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该溶液中一定有SO42-
C.某无色溶液滴入酚酞溶液后显红色,该溶液不一定是碱溶液
D.验证某烧碱样品中是否含有Cl-,先加入稀盐酸除去OH-,再加入AgNO3溶液,有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出现,证明含有Cl-

B、某溶液中滴加BaCl2溶液,生成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该溶液中一定有SO42-
A.某固体加入稀盐酸,产生了无色气体,证明该固体一定含有CO32-
B.某溶液中滴加BaCl2溶液,生成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该溶液中一定有SO42-
C.某无色溶液滴入酚酞溶液后显红色,该溶液不一定是碱溶液
D.验证某烧碱样品中是否含有Cl-,先加入稀盐酸除去OH-,再加入AgNO3溶液,有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出现,证明含有Cl-
B、某溶液中滴加BaCl2溶液,生成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该溶液中一定有SO42-
第2题
A.等体积PH=3的HA和HB两种酸分别与足量的锌反应 相同时间内HA与Zn反应生成的氢气更多 HA是强酸
B.将湿润的淀粉-KI试纸分别放入NO2和Br2蒸气中 试纸只在Br2蒸气中变蓝色 氧化性:Br2>NO2
C.将光亮的镁条放入盛有NH4Cl溶液的试管中 有大量气泡产生 生成的气体是NH3
D.向NaHCO3溶液中加入NaAlO2溶液 有白色沉淀生成 AlO2-结合H+的能力比CO32-强
第3题
A.格里菲思根据肺炎双球菌的活体实验,提出了S型菌内存在转化因子的推论,R型肺炎双球菌转化为S型菌是基因重组的结果
B.艾弗里将S型菌体内的物质分离、提纯后进行实验,结合体外细胞培养技术,得出DNA是主要遗传物质的结论
C.赫尔希和蔡斯的T2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分别用35S和32P标记的培养基来培养和标记噬菌体,通过对照实验证明DNA才是真正的遗传物质
D.烟草花叶病毒重建实验证明了病毒的主要遗传物质是DNA,少数是RNA
第4题
A.该定律是通过斜面上小车运动的实验直接得出的结论
B.该定律是在大量经验事实的基础上,通过科学推理概括出来的
C.该定律不能用实验来证明,只是一种猜想,是错误的
D.该定律可以用实验来证明,因为它是力学的基本定律之一
第5题
A.某有机物完全燃烧,只生成CO2和H2O, 结论:该有机物属于烃类物质
B.乙醇和水都可与金属钠反应产生可燃性气体, 结论:乙醇分子中的氢与水分子中的氢具有相同的活性
C.用乙酸浸泡水壶中的水垢,可将其清除, 结论:乙酸的酸性强于碳酸的酸性
D.甲烷与氯气在光照下反应后的混合气体能使湿润的石蕊试纸变红, 结论:生产的氯代甲烷具有酸性
第6题
A.许多物质都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B.液体都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C.固体都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D.所有物质都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第7题
A.取久置的Na2O2粉末,向其中滴加过量的盐酸,产生无色气体Na2O2没有变质
B.取少许CH3CH2Br与NaOH溶液共热,冷却后滴加AgNO3溶液,最终无淡黄色沉淀CH3CH2Br没有水解
C.室温下,用pH试纸测得:0.1mol•L-1Na2SO3溶液的pH约为10,0.1mol•L-1NaHSO3溶液的pH约为5HSO3-结合H+的能力比SO32-强
D.向少量碘水中加入过量浓FeCl3溶液,分成两等份,向一份中滴加KSCN溶液显红色;向另一份中滴加淀粉溶液显蓝色Fe3+与I-的反应为可逆反应
第9题
A.一个人在其有生之年可以在没有人为干涉的情况下看到一个物种从起源初期到形成一个独立物种的全过程
B.遗传物质DNA对生物演化的研究是必不可少的
C.对于相同研究对象,不同的研究者可能会得出不同的研究结论
D.自然界生物的长期演化过程无法通过短期的实验重复出相同的结果
第11题
A.葡萄糖变成酒的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
B.将糖变成酒的物质是汁液中的酿酶
C.研磨有利于酵母细胞内酿酶的释放
D.该实验证明酿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